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抗凝药物
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可减少血液黏度,防止血栓形成,推荐剂量一般为每天50-100毫克。
氯吡格雷:另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每天75毫克,用于无法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
2.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通过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推荐剂量为每天10-80毫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
辛伐他汀:每天20-40毫克,根据病情需要调整剂量。
3.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B群:特别是叶酸和维生素B12,有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保护血管健康。
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血管内皮。
4.降压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每天5-10毫克,可帮助控制血压,防止脑供血不足。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每天50-100毫克,根据血压水平调整剂量。
5.中医中药
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
天麻钩藤饮:可平肝潜阳、清热熄风,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有效。
注意事项应包括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保持合理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定期随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