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饮水不足:成人每日需摄入约2-3升水,若饮水不足,会导致尿量减少及尿液颜色加深。这是因为身体通过减少尿液排出保留更多水分,从而使尿液中的色素浓度增加。
2.脱水:剧烈运动、过多出汗或腹泻等情况会导致脱水,进而引起尿少和尿液发黄。此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肾功能异常:肾脏负责过滤血液并产生尿液,当其功能受损时可能导致尿量减少。肾炎、肾结石、慢性肾病等疾病也可能影响肾功能。
4.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不仅可以引起尿频、尿痛,还可能出现尿少和尿液颜色变化,甚至带有异味或血丝。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维生素B族、抗生素及某些化疗药物,可能改变尿液颜色,使其变得更黄。同时,部分药物可能对肾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减少尿量。
6.饮食因素:食用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或南瓜,以及摄入大量维生素C,也可能导致尿液颜色加深。高蛋白饮食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影响其功能。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保持正常作息和良好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上述问题的发生。一旦发现持续性的尿量减少或尿液颜色异常,建议尽早就医进行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