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位置与结构:
晶状体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呈双凸透镜形状,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可以改变其曲度以调节焦距。
眼角膜位于眼球最前端,是一种无血管的透明组织,由五层组成,包括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层。
2.功能:
晶状体负责调整眼睛的焦距,通过改变其曲度来聚焦不同距离的物体,这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和松弛实现的。
眼角膜主要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是光线进入眼球的第一道折射界面,约占总屈光力的三分之二。
3.屈光力:
晶状体的屈光力约为15-20屈光度,其变化能够显著影响视力,不同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眼角膜的平均屈光力大约为43屈光度,其固定不变,在人类群体中较为一致。
4.代谢与营养:
晶状体主要依靠房水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代谢,其透明度和柔软度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可能导致老花眼或白内障。
眼角膜则依赖周围的泪液、房水以及角膜缘的血管网络提供营养,正常情况下保持高度透明,但容易因外伤或感染导致混浊。
5.修复与再生能力:
晶状体细胞的更新能力有限,一旦发生损伤或病变通常难以自我修复,需要通过手术如人工晶状体植入来恢复视力。
眼角膜上皮层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小面积损伤可以迅速愈合,但基质层及更深层次的损伤则需要专业治疗,如角膜移植。
这些信息阐明了晶状体和眼角膜在位置、功能、屈光力、代谢及修复能力方面的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于理解眼部健康问题及其应对方法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