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细胞侵入深度:
微浸润:癌细胞侵入深度一般不超过5毫米。此时,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预后较好。
浸润:癌细胞侵入深度超过5毫米,甚至可能穿透器官壁,扩散到周围组织或远处器官。此时,恶性程度较高,治疗难度增加,预后较差。
2.肿瘤大小:
微浸润:通常直径不超过3厘米。这类肿瘤在早期发现时,手术切除效果较好,复发率较低。
浸润:肿瘤直径可以超过3厘米,并且边界不清,呈现出更为复杂的不规则形态。
3.组织学特征:
微浸润:显微镜下观察,癌细胞多集中在原位,周围组织结构相对完整。
浸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癌细胞侵入并破坏周围组织,正常组织结构被破坏严重。
4.治疗策略:
微浸润: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放疗和化疗通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预后较好。
浸润: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甚至靶向药物治疗,治疗周期长且复杂,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病情。
肺结节的微浸润和浸润在病变程度、肿瘤大小、组织学特征及治疗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及时检测和准确诊断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