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内照射不同于外照射:内照射是指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后,对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产生的辐射作用,而外照射是指来自体外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2.内照射具有持续性:一旦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其会随着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传播到全身,可能停留在某些特定的器官或组织中,持续释放辐射。
3.辐射剂量难以精确测量:由于放射性物质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路径复杂,内照射的实际有效剂量难以像外照射那样直接、精准地测量。
4.特定器官有较高风险:不同放射性物质在体内有不同的亲和性。例如,碘-131主要积聚在甲状腺,钚则倾向于积聚在骨骼中。特定器官因此承受较高的辐射剂量。
5.防护措施复杂:内照射的防护不仅需要避免吸入、摄入和皮肤吸收放射性物质,还需采取措施促进体内已经存在的放射性物质排出,如通过药物治疗。
6.长期健康影响:内照射能引起慢性辐射损伤,包括增加癌症发生率、生殖系统损伤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影响全身健康。
内照射由于其持续性、复杂性及对特定器官的高风险,需要特别关注和防护,尽量避免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