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肝硬化是什么

2024-12-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结节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以肝组织的结构性破坏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通常由慢性肝损伤引发,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1.病因:结节性肝硬化常见的病因为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长期酗酒、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肝细胞的持续性损伤和纤维化。

2.症状:早期结节性肝硬化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疲倦、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腹胀、黄疸以及蜘蛛痣。晚期并发症包括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腹水和肝性脑病。

3.诊断:结节性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测试)、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以及肝活检。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肝脏表面不规则及结节形成。

4.治疗:治疗目标是控制病因和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包括抗病毒治疗(针对乙型或丙型肝炎),戒酒,避免肝毒性药物,使用利尿剂处理腹水,以及通过内镜下套扎术或药物管理静脉曲张。

5.预后: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但晚期肝硬化可能需要肝移植。定期随访和监测肝功能对于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定期体检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是预防结节性肝硬化的重要措施,如减少酒精摄入,维持健康体重,并及时接种相关疫苗以防止病毒性肝炎感染。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