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溃疡通常会导致饭后或空腹时的胃痛。当胃酸刺激溃疡部位时,进食后的胃酸分泌增加可能加重疼痛,而空腹时缺乏食物缓冲,胃酸直接刺激也会引起痛感。
2.胃食管反流病:此病症可导致进食后胃酸反流到食道,引发烧心和胃痛。这种疼痛通常在饭后较为明显。
3.慢性胃炎:长期的胃黏膜炎症可能导致持续的胃痛,无论是否进食。感染幽门螺杆菌、饮酒过度或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都可能导致慢性胃炎。
4.胰腺疾病:胰腺炎或其他胰腺疾病可能引起上腹部疼痛,这种疼痛既可以在饭后出现,也可能是不受食物摄入影响的持续疼痛。
5.胆囊疾病:胆结石或胆囊炎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往往会引发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但有时这种疼痛也可能在空腹时出现。
6.胃动力障碍:胃的运动功能异常,如胃轻瘫,可能导致胃内容物排空延迟,从而引起进食后的不适感和痛觉。
7.消化性溃疡病的并发症:如果溃疡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导致胃穿孔或出血,这两种情况通常伴随严重的持续性腹痛,并需要紧急医疗处理。
在遇到胃痛时,应避免自行诊断和用药,尤其是市面上的止痛药可能掩盖症状,而不是解决根本问题。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通过检查确诊原因,配合医师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