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疼痛:局部疼痛是骨穿刺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多数情况下,疼痛在几天内会逐渐减轻,可以通过口服止痛药缓解。
2.出血:由于需要穿刺骨骼及其周围组织,有发生出血的风险。大多数情况下,出血量较小,且可以自行止住。但如果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这一风险会增加。
3.感染:骨穿刺部位可能出现感染,尽管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医疗人员会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4.局部瘀斑或肿胀:穿刺部位可能出现瘀斑或轻微肿胀,这是由于软组织损伤所致,通常不需特别处理,会自然消退。
5.神经损伤:非常罕见,但如果穿刺过程中误伤神经,可能导致局部麻木或感觉异常。
通常来说,骨穿刺后应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以防感染,并在出现持续性剧痛、出血不止或发热等不适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