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行为疗法:
膀胱训练:通过延长排尿间隔,以增加膀胱容量。通常建议每次推迟排尿5-10分钟,逐步达到每次排尿间隔3-4小时。
定时排尿:设定规律的排尿时间(如每2小时一次),即使没有尿意也要尝试排尿,以减少突发性尿急的发生。
液体管理:限制晚间液体摄入量,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因为它们会刺激膀胱并增加尿频。
2.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和奥昔布宁,可减轻膀胱过度活跃症状,但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米拉贝隆,通过松弛膀胱平滑肌来减少尿频和尿急。
雌激素疗法:对于绝经后女性,局部使用雌激素乳膏或栓剂,可改善阴道和尿道上皮的健康状况,减少尿路感染及尿频。
3.手术治疗:
膀胱起搏器植入:通过电刺激膀胱神经来调控膀胱功能,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度病例。
尿道吊带手术:针对压力性尿失禁,通过手术支撑尿道以防止漏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善尿频。
4.其他疗法:
生物反馈:结合特殊设备监测膀胱和盆底肌肉活动,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肌肉收缩练习。
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通过加强盆底肌肉,提高对尿液控制能力。
治疗尿频需从综合角度考虑,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非侵入性手段得到缓解。根据病因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