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属于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刺灸此穴能有效温补肾阳,增强体内阳气。
2.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作为督脉重要穴位,命门具有振奋阳气,补益精气的作用。
3.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髌骨下缘直下3寸处。足三里归属于胃经,主治脾胃虚弱,但也可调养全身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
4.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缘后方,足内踝尖上3寸处。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的交会穴,常用于调理脾胃及滋补肝肾。
5.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常用于壮阳益肾。
6.脾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有助于健脾化湿,补气升阳。
以上配穴通过针灸,可以帮助恢复体内的阳气平衡,改善因阳气不足引起的阴缩症状。治疗期间还需注意饮食调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以充分发挥针灸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