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咬伤情况:被不明健康状况的狗、猫或其他哺乳动物咬伤、抓伤或者舔舐黏膜组织,如眼睛、口腔或开放性伤口,通常建议进行疫苗接种。
2.动物健康状态:如果动物表现出异常行为、患有狂犬病症状,或者无法找到该动物,则建议接种疫苗。如果动物在观察期间(通常为10天)无异常,则可考虑不接种。
3.疫区风险:若处于狂犬病高发地区,被宠物或野生动物咬伤后应立即进行疫苗接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每年全球约有5万例狂犬病致死病例,这些病例多发生在亚洲和非洲。
4.个人职业与活动:兽医、动物驯养师或经常与野生动物接触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通常建议预防性接种疫苗。前往狂犬病流行地区旅行的人员也可能需要接种。
5.实验室暴露:在处理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风险较高,应遵循职业安全指引并考虑预防性接种。
应对狂犬病做到及时处理和积极预防。任何怀疑暴露于狂犬病的情况,都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意见。同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在必要时应当尽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