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常见表现及应对:牛奶过敏可能导致皮肤瘙痒、荨麻疹、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轻度症状如皮肤红疹可以通过抗组胺药物缓解,但严重症状如面部或喉咙肿胀、呼吸急促,可能预示过敏性休克,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过程中使用肾上腺素注射器(若有配备)。
2.避免二次暴露:明确排除牛奶及其衍生产品,包括奶酪、黄油、奶粉等食物。同时注意食品标签中的“乳清蛋白”“酪蛋白”等成分,这些也是牛奶的来源。
3.医学诊断与检测:前往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检查,以确认是否对牛奶中的特定蛋白质(如酪蛋白或乳清蛋白)过敏。部分儿童可能只是暂时性乳糖不耐受,而非真正的过敏,这需要进一步鉴别。
4.替代饮食安排:用植物性奶类如豆奶、燕麦奶、椰奶代替牛奶,确保营养均衡。特别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通过其他富含钙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坚果或医嘱下的补充剂满足需求。
5.随访与评估:部分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逐渐耐受牛奶,但这一过程因人而异。定期复查过敏状态,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尝试重新引入牛奶或完全避免。
突发牛奶过敏可能暗示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需高度重视。这种情况不仅需要及时处理眼前症状,还应展开系统性观察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