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病因:
肛周炎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其常见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这种感染通常与肛门附近的破损、免疫力下降或其他炎症性疾病有关。
外痔是由于肛门周围静脉丛血液回流受阻,引发的静脉曲张形成的。这可能与长时间站立、久坐、便秘、腹压增加等因素相关。
2.临床表现:
肛周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热痛,皮肤温度升高,有时可能出现脓肿或溃疡,严重时会伴随发热或全身不适。
外痔表现为肛门外侧的肿块,一般表面光滑,触摸坚硬且疼痛感较轻。在排便时或便后可加重疼痛,并可能伴随瘙痒、出血。
3.治疗方法:
肛周炎的治疗以抗感染为主,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消炎处理,并根据需要切开引流脓液。
外痔的治疗则多以缓解症状为主,包括局部药物涂抹、温水坐浴等。在症状严重或反复发作时,也可考虑手术切除。
肛周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造成的炎症,而外痔则是静脉曲张引发的肿块。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均存在差异,因此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