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评估散光的性质与程度:
散光是指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不均匀导致的屈光不正。
手术后可能因晶体位置偏移、角膜愈合过程中的不规则改变等因素引发轻度或中度散光。
通过验光检查明确散光的类型(规则性或不规则性)和度数是下一步处理的关键。
2.非手术方法处理轻至中度散光:
配戴散光矫正型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适用于暂时性或低度散光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可通过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增强视力质量,对不规则性散光效果更佳。
3.激光联合治疗:
如果散光影响显著且来源于角膜结构,可以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如LASIK或PRK对角膜形态微调。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规则性散光,且需确保角膜厚度允许再次手术。
4.进一步调整晶体位置或更换晶体:
如果散光是由于植入晶体的位置偏离理想状态,可通过二次手术重新调整晶体的角度或轴位。
极少数情况下,若晶体设计缺陷导致明显视觉障碍,考虑更换为带有散光矫正功能的晶体。
5.其他医疗措施:
对于由术后炎症或伤口愈合异常导致的暂时性散光,应用抗炎药物可促进组织恢复,改善视觉症状。
若存在轻微角膜瘢痕引起的不规则散光,可选择角膜交联术或透镜植入以稳定病情。
尽早与专业眼科医师沟通,通过全面详细的检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最大限度提升术后视觉效果并减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