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心脏骤停:昏迷且无自主呼吸通常是心脏骤停的表现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心脏停止泵血,导致身体和大脑缺乏足够的氧气供应。心脏骤停需立即处理。
2.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术是关键的急救措施。CPR通过人工按压胸部来恢复部分血液循环,并通过人工呼吸提供氧气。根据统计,早期实施CPR可将生存率提高两到三倍。
3.除颤:如果心脏骤停是由心律失常引起的,如室颤或无脉性室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电击是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在心脏骤停发生后3至5分钟内使用除颤器,可使生存机会增加50%至70%。
4.医疗干预:专业医疗团队的快速介入,包括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和药物治疗,是复苏成功的重要因素。这可能包括使用特定的药物如肾上腺素,以及进行高质量的持续监测。
虽然在这些优化条件下复苏的机会较高,但预后仍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心脏骤停前的健康状况、复苏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存在不可逆损伤。即时的急救和专业的后续医疗干预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