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的整个形成和过程是什么

2025-03-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病情分析:月经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特有的生理现象,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和阴道排出的过程,标志着女性生殖健康正常运作。以下从生理变化、激素调控及周期阶段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月经的生理基础

月经发生的核心器官是子宫和卵巢。每个女性在出生时大约有100万个卵泡,到青春期时减少到30万至40万个。在育龄期,每月会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同时伴随子宫内膜的增厚及之后的脱落,这就是月经形成的根本机制。

2.激素的作用

下丘脑、垂体和卵巢构成了调节月经的“轴”。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刺激促卵泡激素与促黄体生成激素的分泌。

卵巢在激素的作用下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负责使子宫内膜增生,促进卵泡成熟;孕激素则在排卵后由黄体分泌,维持子宫内膜稳定,为可能到来的受精卵着床做准备。

如果受精没有发生,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因失去支持而坏死脱落,引发月经。

3.月经周期的阶段划分

月经期(平均3-7天):子宫内膜功能层脱落,通过阴道以经血形式排出。一般流量为30-80毫升。

增生期(约1-14天):卵泡逐渐发育,雌激素水平升高,使子宫内膜增生变厚,准备接受受精卵。

排卵期(约第14天):成熟卵泡破裂释放卵子,此时生育能力达到顶峰。此过程受到促黄体生成激素激增的刺激。

分泌期(约15-28天):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子宫内膜进入分泌状态。如果未受孕,黄体退化,激素水平降低,进入下一次月经周期。

整个过程受到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生理年龄、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表现为周期的轻微波动。

月经周期的规律性和稳定性是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出现明显异常如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过少、剧烈痛经等,应及早就医明确原因并处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