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控制体重
体重超标是脂肪肝的重要诱因之一。研究表明,体重每下降5%-10%,肝内脂肪含量可显著减少,同时炎症和纤维化也会有所改善。建议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来实现健康的体重减轻,每周减重约0.5-1公斤为宜,避免快速减重对肝功能造成的额外负担。
2.改善饮食结构
饮食调整能够帮助控制体内脂质代谢异常。应减少高热量、高糖分及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甜点、油炸食品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例如全谷类、蔬菜和水果;多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和坚果,同时限制酒精摄入,即使是少量饮酒也可能加重脂肪肝的程度。
3.坚持规律运动
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均能有效减少肝脏脂肪。推荐每周累计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或者每周75分钟高强度运动。还可结合力量训练,如哑铃操或瑜伽,增强基础代谢率。
4.监测并控制相关代谢性疾病
脂肪肝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问题。需定期检测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若发现异常,应遵医嘱使用降糖、调脂或降压药物。同时,积极控制代谢综合征还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谨慎药物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可考虑特定药物疗法。例如,维生素E和吡格列酮在某些情况下被认为对改善肝脏炎症和脂肪堆积有效,但其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目前尚无针对脂肪肝的特效药物。
6.定期复查
脂肪肝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因此需定期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指标评估病情变化。具体复查时间间隔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
脂肪肝的防治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根据具体病情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避免久拖不治导致更严重的肝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