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萎缩胃炎伴胆汁反流怎么办

2025-02-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治疗目标在于减少胆汁对胃黏膜的刺激、改善胃部不适症状以及防止进一步发展。需要综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来管理。

1.药物治疗:

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减轻胃黏膜因胆汁反流受到的刺激。

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能够加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胃内容物的排空,减少胆汁逆流到胃的机会。

保护胃黏膜药物:如铋剂或硫糖铝,可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胆汁对胃部的损伤。

胆汁结合剂:如考来烯胺,可以与胆汁酸结合,降低其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

2.饮食调理:

少量多餐,每日进餐4-5次,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

避免过于油腻、辛辣、过甜、过咸的食物,以减少胃部负担。

避免摄入刺激性饮品,如浓茶、咖啡、碳酸饮料和酒精。

在晚餐后至少间隔3小时再入睡,以减少夜间胆汁反流的风险。

3.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以减少腹内压力。

不要穿过紧的衣服,尤其是腰部区域,以免增加胃内压力。

提高床头高度10-15厘米,有助于减少卧位时胆汁反流进入胃内。

避免吸烟,尼古丁会削弱胃幽门括约肌的功能,加重胆汁反流。

4.定期随访检查: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本身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癌变,但长期胆汁反流可能会引起胃黏膜的进一步病理变化。通过胃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是关键。

根据医嘱及时复查胃镜,并关注是否存在胃黏膜糜烂、肠化生或其他更严重的病理改变。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的治疗需要耐心配合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同时注重长时间管理以防病情恶化。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