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胎儿期:在怀孕6至8周,胎儿的心脏主要结构已经基本形成,包括心房、心室以及主要血管。此时心脏开始跳动,并逐渐承担起输送氧气和营养的功能。
2.出生后至婴儿期:新生儿的心脏仍在快速增长以适应出生后的环境变化。这个阶段,心脏重量和体积都会迅速增加,以配合身体其他部分的发育需要。
3.儿童期: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脏也会随之不断增大。心肌纤维会增粗,心脏瓣膜和冠状动脉等结构继续完善。这一期间,心脏发育相对稳定,但依然伴随着全身的生长而进行调整。
4.青少年期:心脏在青春期会经历另一个显著的生长高峰,尤其是伴随着身体快速生长,心脏也需要增大以保证有效的血液供应。
虽然心脏结构在胎儿期就已形成,但功能和形态上的完全成熟需要经历多个生长期,最终在青春期后达到成年水平。这一过程中,健康饮食、充足运动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心脏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