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消化道出血
黑色粪便最常见的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过胃酸作用会呈现黑色,导致大便颜色变深。常见病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如果伴随腹痛、乏力、头晕或呕血,应警惕严重疾病可能,需要尽快就医。
2.饮食因素
某些食物可以导致粪便变黑。例如大量食用动物血制品(如猪血、鸭血)、含铁量高的红肉或者黑色食物(如黑芝麻、乌梅)后,可能短时间内出现颜色改变。通常这种情况下不会有其他不适症状。
3.药物影响
含铁剂和一些抗贫血药物常见引起粪便变黑。服用铋剂(如治疗胃病的某些药物)也会导致类似表现。这种变化一般不代表危险,但需明确是否与基础健康问题有关。
4.肠道感染或炎症
某些细菌感染或严重的肠道炎症也可能使粪便呈现深色甚至发黑,并伴有腹泻、发热或腹痛症状。这种情况通常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及检查结果来确诊。
5.其他可能性
如某些代谢紊乱、免疫或遗传疾病,也可能引发异常的排便颜色,但这些情况较为少见,需要综合评估。
黑色粪便若伴有身体其他异常反应,例如乏力、头晕、心悸或明显体重下降,需警惕消化道出血或其他潜在疾病风险,尽早就医排查。如果近期存在饮食或药物相关因素,可先观察数日,如现象持续或加重,也应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