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消化系统疾病
(1)胃炎或胃溃疡:胃黏膜损伤引起刺激,出现反胃、恶心,尤其在进食后加重。
(2)胃食管反流病: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恶心感,同时可能伴有胸骨后烧灼感或酸水反流。
(3)胆囊疾病:如胆囊炎或胆结石,常在高脂饮食后诱发上腹部不适并伴恶心。
(4)胰腺疾病: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可导致剧烈恶心,同时伴有上腹部剧痛。
2.内分泌及代谢问题
(1)妊娠期反应:孕早期荷尔蒙水平变化可导致恶心,通常表现为晨吐。
(2)低血糖:血糖水平过低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引起恶心甚至头晕。
(3)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减患者可能出现恶心、消化不良的症状。
3.神经系统及精神因素
(1)颅内压增高:脑肿瘤、脑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颅压升高,会刺激呕吐中枢,引起持续恶心。
(2)偏头痛:部分患者在头痛发作前或期间伴随严重恶心。
(3)焦虑或抑郁:情绪障碍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引发恶心和胃部不适。
4.药物或毒素作用
(1)药物副作用:某些抗生素、化疗药物或止痛药可能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
(2)食物中毒:摄入被细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导致急性胃肠道反应。
5.生活方式和其他因素
(1)饮食习惯:暴饮暴食、高脂高糖饮食容易加重胃负担,引发不适。
(2)长期吸烟或酗酒: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增加胃酸分泌。
(3)旅行中的晕车或晕船:身体平衡系统受刺激导致恶心。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关注恶心反胃的持续时间、是否与饮食相关,以及是否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有必要时需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