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感染性疾病
脾脏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感染时常会引起反应性脾大:
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氏菌病等。
病毒感染:特别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或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
原虫或寄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这类疾病在流行地区较为常见。
2.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相关疾病容易导致脾脏功能代偿性增强,从而出现脾大:
溶血性贫血: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脾脏负担加重。
白血病和淋巴瘤:恶性血液病可能诱发脾脏组织的增生。
骨髓纤维化:这种骨髓衰竭性疾病常伴有明显脾大。
3.肝脏疾病及门静脉高压
肝脏疾病可引起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脾脏充血性肿大: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受阻使脾脏血容量增加。
布加综合征:此综合征导致血流回流障碍,也可能引发脾大。
4.结缔组织疾病
某些自身免疫疾病亦与脾脏增大有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可因免疫复合物沉积和炎症反应导致。
其他如干燥综合征或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也可能影响脾脏大小。
5.储积性疾病
遗传代谢异常可能导致脾脏内特定物质过度聚集:
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溶酶体贮积病,以脾大为主要表现之一。
血色素沉着症(铁过载)也可能引起脾脏改变。
6.肿瘤或囊肿
原发性或继发性脾脏肿瘤,如血管瘤、转移性癌症或囊肿等,也可直接导致脾脏增大。
7.其他原因
例如脾静脉血栓形成、某些药物副作用以及外伤后脾脏恢复性增生等。
针对脾脏增大的原因,需通过全面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如超声、CT、MRI和血液学检测来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