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红细胞增多:尿结石可能导致泌尿系统黏膜受损,引发微小出血。尿检中可检测到红细胞,而且在显微镜下可能呈现非均一性。
2.白细胞增多:如果尿结石引起了继发性感染,如尿路感染,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加。这提示局部炎症反应。
3.尿液酸碱度改变:不同类型的结石可能与尿液pH值相关。例如,草酸钙结石通常与酸性尿液有关,而磷酸镁铵结石则多见于碱性尿液。
4.晶体或矿物质成分:尿液离心后可观察到特定的晶体成分,如草酸钙、尿酸盐或磷酸盐,提示结石的化学组成。
5.蛋白质增加:尿结石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或伴随感染,这可能会引起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轻度升高。
6.尿比重变化:由于结石可能影响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出现尿比重偏高或偏低的情况。
7.亚硝酸盐阳性:若伴有细菌感染,某些细菌能将尿液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在尿检中表现为阳性。
尿液分析仅是诊断的一部分,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B超)及血液检查明确结石的性质和位置,制定相应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