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量减少的常见原因:
脱水:当机体摄入的液体不足或丢失过多(如出汗、呕吐、腹泻)时,尿量可能明显减少。
肾功能异常:急性肾衰竭或慢性肾病引起尿量减少,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肾小管功能受损有关。
心血管问题:心力衰竭等疾病影响肾脏供血,也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
内分泌因素:抗利尿激素(如ADH)分泌过多可导致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2.前列腺相关疾病的特点:
良性前列腺增生: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可引起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同时伴有排尿困难或尿流变细,但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尿量大幅减少。
前列腺炎:急性或慢性炎症可能导致尿路刺激症状,如尿痛、尿频,但对尿量影响有限。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较少,晚期可能出现因梗阻导致的排尿障碍,但其本质仍与尿流动力学有关,而非尿量生成减少。
3.其他尿量减少的可能性:
尿路梗阻:不仅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尿道狭窄等也可引起尿液排出困难甚至少尿,但总尿量可能正常。
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停用后或抗胆碱药物)可能间接导致尿量减少。
低血压:由于肾血流减少,可能引发少尿。
尿量减少应注意综合评估全身状况。如果同时伴有排尿困难、尿流中断或其他下尿路症状,需考虑前列腺疾病的可能性;若无这些表现,应优先排除系统性疾病或肾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