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后小便伴有血迹应该如何理解

2025-04-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输尿管结石后小便中伴有血迹是一个较常见的现象,这通常与结石对泌尿系统黏膜的机械刺激或损伤有关。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妥善处理得到缓解,但也可能提示需要进一步诊治。

1.输尿管结石引发的血尿通常分为两种:显性血尿和隐性血尿。如果肉眼可见尿液呈粉红色、红色甚至带血块,属于显性血尿;如果仅在显微镜检查下发现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则为隐性血尿。输尿管结石患者发生显性血尿的几率约为40%-50%,隐性血尿则更为常见。

2.血尿的主要原因是结石随尿液流动时摩擦输尿管内壁黏膜,导致黏膜受损出血。输尿管本身是细长而柔软的管道,内壁富含血管,当结石边缘较锋利或尺寸较大时,对黏膜表层造成的损伤可能会加剧。

3.其他潜在因素也可能导致血尿,如结石导致的尿路梗阻可能诱发局部感染或炎症反应,而感染状态下的组织更容易出血。结石长期存在可能对邻近组织造成慢性损伤,也会引起血尿。

4.血尿的严重程度与结石位置、大小以及活动程度有关。下段输尿管结石(接近膀胱)由于与尿频、尿急等症状相关联,更易引起注意。而上段输尿管结石可能因其较高的位置导致症状不明显。

出现输尿管结石伴血尿时,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或X光片)来明确结石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同时,通过尿常规检测,可以确定红细胞数量并排除其他可能病因,如泌尿系肿瘤或感染。如果血尿持续时间较长且量较多,需警惕继发性贫血的风险。

对于轻度血尿,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石,同时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黏膜损伤。如果血尿较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剧烈疼痛、发热等),可能需要药物干预或外科手术治疗,例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任何情况下都应关注饮食习惯,建议减少高草酸、高嘌呤类食物摄入,以降低复发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