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眼球结构变化:在高度近视患者中,眼球前后径(眼轴长度)比正常情况更长。这种变化通常会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就已经聚焦,从而导致远处物体看起来模糊。
2.屈光不正程度:近视程度用屈光度来衡量,一旦达到较高的屈光度(通常超过6.00D),就被认为是高度近视。这种情况下,眼睛自我调节能力不足以应对光线偏差,矫正变得更加困难。
3.视网膜成像质量:由于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形成的影像是模糊的。这是因为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不能接收到完整和清晰的图像信息。
4.眼部健康风险增加:高度近视不仅影响视力清晰度,还可能伴随其他眼部问题,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这些问题进一步影响视觉质量。
为了避免近视的加深和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建议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矫正措施,如佩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以及考虑激光矫正手术等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