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影像学检查:
X线片:这是最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可以显示出骨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X线片上,骨瘤通常表现为一个边界清晰、致密的局限性骨质增生。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扫描能够提供更详细的颅骨结构信息,帮助确定骨瘤的具体位置和扩展范围。CT扫描在三维成像方面具有优势,有助于评估骨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提供软组织的详细图像,对评估骨瘤是否侵及脑组织、血管和神经有重要价值。MRI在诊断颅内病变方面较为敏感。
2.病理学检查:
活检:若影像学检查结果不确定或需要进一步确认,可进行活检取样,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判断其是否为良性病变。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获取组织样本。
3.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并非用于直接诊断骨瘤,但可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感染或恶性肿瘤等。血液中的一些特定标志物水平也可提供辅助信息。
4.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及体格检查发现异常。例如,骨瘤若压迫到周围的神经或脑组织,可能会引起头痛、视力障碍等症状。
通过上述检查方法,可以综合评估颅骨骨瘤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