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酒精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在饮酒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使人感觉放松。当酒精代谢速度减慢或停止摄入酒精后,中枢神经系统逐渐恢复正常功能,这时可能会出现兴奋、焦虑等反应,其中包括肌肉震颤。
2.代谢过程中的变化:酒精在体内被肝脏代谢,转化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化为乙酸。这个过程中,乙醛是一种有毒物质,会引起多种不适症状,包括心跳加快、出汗、恶心和手脚发抖。
3.血糖水平波动:酒精能够干扰血糖的调节,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这是因为酒精抑制了肝脏生成葡萄糖的能力。当血糖水平过低时,身体会出现诸如虚弱、头晕、心悸和发抖等症状。
4.脱水和电解质失衡:饮酒会增加尿液的排出,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钾、钠等电解质的缺乏会影响肌肉和神经功能,从而引起肌肉震颤或抽搐。
5.酒精戒断反应:长期大量饮酒者在停止饮酒后,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烦躁、出汗、心跳加速和震颤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停饮后的24至48小时内出现,称为急性戒断反应。
饮酒应适量,以避免身体因酒精摄入过多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持续或严重的震颤,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