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日照不足:人体通过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合成维生素D。如果户外活动减少,尤其是在阳光较少的冬季,这一途径的维生素D生成会减少。研究表明,每天至少需要15分钟的日晒才能满足基本需求,而阴天或使用防晒霜都会影响这一过程。
2.饮食中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某些食物如鱼肝油、肥鱼、蛋黄和强化食品(如牛奶、谷物)富含维生素D。许多人无法通过饮食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据统计,大部分人每天需摄入600至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但现实中很多人未能达到这个量。
3.吸收不良:消化系统疾病如乳糜泻或克罗恩病可能影响小肠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胰腺或肝脏疾病也会妨碍维生素D的代谢和利用。
4.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同时肾脏将25-羟基维生素D转化为活性形式的效率也降低。这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问题。
5.肥胖:脂肪组织可以储存大量的维生素D,从而降低血液中的维生素D水平。研究发现,体重指数较高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
维生素D偏低的后果可能包括骨质疏松、佝偻病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为避免这些问题,建议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调整饮食结构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