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痔核脱垂的原因:
内痔发生在直肠内,由于排便时用力过度或长期便秘导致内部静脉丛扩张,形成痔核。
当内痔增大到一定程度,会从肛门脱出,形成外部的小肉球。
2.症状:
排便时疼痛或不适感增加。
肛门周围有异物感、瘙痒或灼热感。
可能伴有少量出血,尤其是在排便之后。
脱出的痔核在活动或久坐后可加重症状。
3.紧急处理方法:
利用温水坐浴,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有助于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
使用冷敷以缓解肿胀,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可以使用毛巾裹住冰袋。
局部应用抗炎药膏或含有麻醉成分的药膏,以缓解疼痛和减少炎症反应。
4.长期管理和预防措施:
保持饮食纤维摄入充足,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以促进排便通畅。
避免久坐或久站,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
注意肛门卫生,排便后使用温水清洗肛门区域,避免刺激性化学品。
若体重过重,适当减轻体重以减轻对盆底的压力。
5.何时就医:
症状严重或持续存在,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出现大量出血或贫血症状,如疲倦、头晕等。
自行处理无效或脱出的痔核无法回纳,需专业医生评估和治疗。
痔核脱垂是一种常见但可控的疾病,通过合理的自我护理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减轻不适并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