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基础代谢率变化:在寒冷条件下,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会有所提高。这是因为身体需要额外的能量来产生热量以保持核心体温。研究表明,在低温环境中,基础代谢率可能增加5%至10%。
2.非运动性产热机制:寒冷刺激会激活非运动性产热机制,这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促进棕色脂肪组织的活动。棕色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燃烧储存的脂肪来产生热量。
3.肌肉震颤:在极端寒冷时,身体会发生不自主的肌肉震颤,这是一种短暂但高效的方式来生成热量。肌肉震颤显著提高能量消耗,可以使代谢率增加数倍。
4.血液循环加快:低温会导致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流失,但同时心脏会加快泵血速度,提高血液循环来确保重要器官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这也会稍微提高能量需求。
在寒冷环境中,身体为了维持体温而增加代谢,通常涉及多个生理系统的协同作用。长期暴露于低温环境可能导致能量储备的消耗,因此需要注意摄入足够的热量以支持这些代谢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