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药物治疗:常用来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包括甘露醇和呋塞米。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促进体液排出或减少脑脊液生成来降低颅内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以减轻炎症和水肿,进一步帮助降低颅内压。
2.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例如,脑室引流术可用于直接排除过多的脑脊液;去骨瓣减压术则通过移除部分颅骨来缓解颅内压力。
3.控制诱因:识别并管理导致颅内压升高的潜在因素是关键。例如,如果由于脑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肿瘤、放疗或化疗。如果是由于感染引起,则需要抗生素治疗。
4.监测和护理:患者通常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监测,以便实时评估颅内压和神经功能状况。同时,应注意维持正常的血压和氧合水平,以保护大脑功能。
5.生活方式调整:在病情稳定后,调整生活方式以避免再度发生。例如,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头部外伤、定期检查等。
若出现翻白眼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这可能表明颅内压已经显著增高,需快速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