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五个阶段

2025-02-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目的是快速降低眼内压、缓解症状并防止视力损害。

1.药物治疗:在急性发作时,使用药物快速降低眼内压。常用的药物包括:

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通过减少房水生成来降低眼压。

高渗剂:如甘露醇,通过渗透作用降低眼内液体压力。

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减少房水生成。

α-激动剂:如布林佐胺,降低眼压和增加房水外流。

2.激光虹膜周切术:该手术通过激光在虹膜上制造一个小孔,以便房水从后房流向前房,缓解瞳孔阻滞。这通常在急性期后进行以预防再发。

3.手术干预:如果激光治疗无法有效控制眼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如小梁切除术或引流装置植入,以持续降低眼压。

4.激光虹膜成形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使用激光虹膜成形术来拉直周围虹膜,增加房角开放度以改善房水流出。

5.长期管理:患者在急性治疗后需定期复诊,监测眼内压并评估视神经健康。必要时调整药物方案以保持稳定眼压。

通过上述五个阶段的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并减少视力损害的风险。早期识别和处理急性发作对于预后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