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位置划分
肛管是从直肠下段延伸至肛缘的部分,长度约为3-4厘米,由柱状上皮、移行区(齿状线)和鳞状上皮三种不同的组织构成。肛门癌通常起源于齿状线附近的鳞状上皮细胞或其周围的腺体组织。
鳞状细胞癌占肛门癌病例的绝大多数,约为80%-90%。
腺癌、黑色素瘤等类型则较为少见。
2.肛管及肛缘的特殊性
齿状线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界限,上方为直肠内粘膜组织,下方为肛门周围皮肤组织。齿状线以下的区域对外界刺激较敏感,且组织密度较高,因此也是肛门癌的高发区域。
3.病变范围
肛门癌的病灶可能向两侧扩展,包括:
往上侵袭直肠下端的粘膜层或肌肉层。
向外波及肛缘皮肤组织,甚至扩散到会阴部。
如果淋巴结转移,常见的累及部位包括腹股沟淋巴结和盆腔淋巴结。
这种疾病的早期症状不容易被察觉,多表现为便血、局部疼痛或肿块等,应尽早检查并确诊以提高治愈率。在肛门周围出现持续不适、溃疡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就医排除相关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