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系统治疗
化疗是控制转移灶的重要手段,通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和改善生存时间。根据具体的肿瘤类型,如结直肠癌或胰腺癌,可选择针对性的药物组合。
靶向治疗适用于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肿瘤,例如HER2阳性或EGFR突变型肿瘤,可更加精准地抑制癌细胞。
免疫治疗通过增强机体对抗癌细胞的免疫反应,在部分病例中有效,常见的药物包括PD-1/PD-L1抑制剂。
2.局部治疗
对于少量的转移灶,如肝脏或肺部可切除的转移病变,可能再次考虑手术切除,但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及风险。
放射治疗是一种选择,可以直接作用于无法手术的局部转移灶,尤其在骨转移引起疼痛或压迫症状时具有较好的效果。
消融治疗如射频消融或冷冻疗法适合某些小而孤立的转移灶,能通过微创方式减少患者负担。
3.全身支持与对症治疗
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帮助维持体力和免疫功能。
疼痛管理,如应用阿片类药物或神经阻滞,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心理疏导与社会支持,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抑郁,提高治疗依从性。
4.分子检测与临床试验
分子检测可以进一步明确肿瘤基因特征,为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试验为晚期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机会,尤其是标准疗法无效时,可考虑加入相关研究项目。
恶性腹部肿瘤术后多处转移的治疗目标往往是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时间以及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