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脑电图背景活动通常由α波主导,频率在8-13Hz之间。脑出血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背景活动减慢,显示为增加的θ波(4-7Hz)或δ波(<4Hz),提示脑功能受损。
2.局灶性异常:脑出血可能导致局部脑组织损伤,在脑电图上表现为局灶性尖波、棘波或其他形式的癫痫样放电。这些异常通常出现在出血部位附近,提示局部皮质兴奋性增加。
3.癫痫活动:脑出血可诱发癫痫发作,在脑电图上表现为广泛的癫痫样放电。早期检测和管理癫痫活动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4.反应性:脑电图在刺激下的反应性是评估脑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反应性丧失常常与严重脑损伤相关,预示不良预后。
5.特殊波形:某些类型的脑出血可能伴随特定的脑电图波形,例如爆发-抑制模式,提示严重的脑功能障碍。
脑电图评估为脑出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测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全面评估,能够更好地指导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