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民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中医男科
1.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条件可能影响男性生殖系统的健康,进而降低精子成形率。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可能是潜在原因。
2.激素水平:睾酮等性激素失调可能影响精子的正常发育,导致成形率降低。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能对精子生成造成影响。
3.生活习惯:吸烟、酗酒及不良饮食习惯会损害精子质量。研究表明,吸烟者的精子成形率比非吸烟者低约20-30%。另外,过量饮酒和摄入高脂肪、高糖食品也与精子形态异常有关。
4.环境因素:暴露于农药、重金属(如铅、镉)以及辐射等有害物质会影响精子生成。长期接触这些物质的男性,精子成形率下降的风险增加。
5.医疗状况: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及生殖道感染等,会干扰精子生产。特别是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其精子畸形率可提高50%。
6.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精子质量及数量可能下降,尤其是在超过40岁后更为显著。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较低的精子成形率。
改善生活方式,例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以及避免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帮助提高精子成形率。必要时,应寻求专业医疗建议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