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自我伤害行为:大约17%的青少年在青春期会经历某种形式的自我伤害,这种行为通常是情感困扰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为了引起注意或操控他人。自残行为可能与抑郁症、焦虑症或边缘性人格障碍相关。
2.叛逆行为:叛逆是青春期常见的行为特征之一,但如果这种行为变得极端,并伴随其他问题如自残、情绪剧烈波动或社交隔离,可能提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行为障碍或反社会人格障碍。
3.心理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家庭环境等都可能加重这些行为的发生。对于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有研究显示,他们遭受心理创伤或生活压力的风险增加60%以上。
4.早期识别和干预:一旦发现青少年有自残或极端叛逆的行为,应尽早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情绪。
当青少年表现出自残和强烈叛逆行为时,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帮助是重要的,以排除潜在的心理疾病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