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位置:低位肛瘘通常发生在齿状线下方,与高位肛瘘相比,位置较浅,距肛门口较近。
2.症状:常见症状包括肛门周围疼痛、肿胀和间歇性流脓。由于瘘管与皮肤表面相连,患者可能会注意到分泌物或刺激性排出物。
3.体检发现:通过视诊和触诊可以发现外部瘘口,可能伴有皮肤红肿或硬结。当瘘管相对直且短时,通过简单按压即可找到瘘管路径。
4.治疗方式:低位肛瘘通常可以通过简单的手术切开或切除进行治疗。手术相对安全,愈合时间较快,术后并发症风险较低。
5.发病原因:低位肛瘘多由肛周感染、肛腺炎症或外伤引起。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形成瘘管。
低位肛瘘由于其位置较浅,症状明显且易于诊断,手术治疗效果通常良好,愈后较为理想。保持肛周卫生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