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发病率和年龄:骨样骨瘤多见于10至20岁的青少年,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
2.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夜间加重的局部疼痛,并且这种疼痛通常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有效缓解。
3.典型位置:大多数骨样骨瘤发生在长骨的皮质区,特别是股骨和胫骨的近端和远端。也可见于脊柱、手和足等部位。
4.影像学特征:X射线检查显示为皮质骨内的小型透亮区,周围有硬化反应。CT扫描更清晰,能够显示中间有小核心,这是骨样骨瘤的标志性特点。
5.病理特征:肿瘤由成骨细胞和未成熟的骨小梁组成,其中央部分称为小核,是具有活跃血供的区域。
骨样骨瘤一般生长缓慢且不具有侵袭性,自限性可能导致症状逐渐消退。由于其良性性质,治疗目标主要是症状的管理,包括手术切除或消融技术以去除小核,以便缓解疼痛并恢复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