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感冒药中的解热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能够通过调节体温中枢,使身体散热加快,从而引发排汗。通常,这类药物在服用后的半小时至一小时内开始起作用,高热患者可能在体温下降时伴随出汗。
2.某些复方感冒药中含有抗组胺药物、伪麻黄碱等成分,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血管收缩或扩张,从而改变出汗的状态。不一定所有服用者都会出汗。
3.出汗还与个人体质息息相关。有些人在体内温度下降过程中容易通过出汗散热,而另一些人则不明显。环境温度、湿度和活动量也会影响出汗情况。
服药期间需注意观察身体反应,若长期高热且服药后无缓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