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如果出现小的水泡且无破损:
用清洁、干燥的纱布覆盖患处,避免摩擦或挤压。
不建议自行挑破水泡,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保持局部清洁。如果水泡较大,可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用无菌针头轻轻刺破水泡底部放液,但需保留水泡表皮保护创面。
2.如果水泡已经破损:
先用生理盐水或碘伏进行消毒,清理分泌物。
涂抹抗菌软膏,如莫匹罗星或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
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每天更换1-2次,保持创面清洁和干燥。
3.如果局部组织伴有明显炎症或疼痛加重:
需要警惕继发细菌感染。建议尽快前往医院,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严重情况可能需要通过药物或者其他医学方法促进愈合。
4.针对留疤问题:
水泡干涸结痂后,不要过早撕除痂皮,应让其自然脱落。
可选择医用硅凝胶制剂或疤痕贴来促进疤痕修复。
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色素沉着形成永久性疤痕。
5.预防措施:
拔罐前确认皮肤无开放性伤口或感染迹象。
严格控制拔罐时间,一般不超过10-15分钟,避免负压过强。
体质敏感者应谨慎选择拔罐区域,必要时可咨询专业中医。
正确处理拔罐后的不适可以有效促进皮肤恢复,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