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感染,全球范围内有数亿人受到影响。大多数急性乙型肝炎病例是自限性的,即身体能够在短时间内清除病毒,而不需要特别的治疗。
2.慢性乙型肝炎则可能导致长期的肝脏损伤,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在这些情况下,抗病毒治疗成为主要手段,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减少肝脏损害。
3.护肝药物通常用于缓解症状或改善肝功能,但其效果因人而异。根据临床指南,只有在确认存在肝损伤且抗病毒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辅助的护肝药物。
4.具体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例如肝功能检测结果、病史和其他合并症等。常见的护肝药物包括保肝片、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肝细胞的损伤,提高肝功能。
5.需强调的是,并非所有市售的护肝产品都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一些所谓的“护肝”产品可能没有明确的疗效,甚至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因此不建议盲目使用。
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来说,定期的医学检查和遵医嘱进行治疗是管理病情的关键。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