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确认是否存在高热:
幼儿的正常体温范围通常为36.5-37.5℃,腋温超过38℃视为发热。如果体温持续升高且伴随不出汗,需要引起重视,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变化。
2.分析不出汗的可能原因:
早期发热阶段:体温上升时,毛细血管收缩,皮肤相对干燥,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脱水:若患儿饮水不足或呕吐、腹泻导致失水严重,也可能影响出汗功能。
中枢性体温调节障碍:如高热惊厥、脑部感染等。
环境因素:穿衣过多或室内通风不良可能加重体温升高而无汗。
3.家庭护理措施:
让幼儿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增加代谢热量。
提供充足液体,可饮用温开水或电解质溶液以维持水盐平衡。
根据环境温度适当减少衣物,以利于散热,但应避免直接吹风。
可使用温水擦浴,将毛巾浸湿后轻拭腋窝、颈部、大腿根处,帮助降温。
4.药物退热的应用:
若体温超过38.5℃且幼儿状态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类退热药物。避免随意增加剂量或频次,以免产生副作用。
5.需立即就医的情况: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
高热持续超过48小时未缓解
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
出现高热惊厥、呼吸急促或明显脱水表现(如眼窝凹陷、尿量减少)
怀疑感染严重疾病,如肺炎、脑膜炎等
发烧过程中不一定需要出汗才能证明散热有效,关键在于观察体温变化及全身情况是否改善。家长应注意合理护理并警惕危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