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方的凹陷处,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交会穴。刺激此穴有助于散热、疏通经络,对感冒发热等症状具有辅助作用。可以用拇指点按或用刮痧板轻轻刮拭,每次3-5分钟。
2.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关节外侧,屈肘时肘横纹外端凹陷处。此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经常被用于清热泻火、改善机体过热状态。刺激方法包括点按或针灸操作,通常以中等力度按压,每次5分钟左右。
3.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相当于虎口位置偏近第二掌骨侧。该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可疏风解表,有助于缓解发热、头痛等感冒症状。按压时需稍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宜。
4.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两眉正中的部位,为传统中医常用的安神降热穴位。通过轻柔按揉,可以起到镇静、缓解低烧的不适作用,尤其适用于儿童发热时的护理。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外侧约3指宽处,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可调节脾胃功能,并对因消化不良引起的发热有一定帮助。每次按压5-10分钟,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感为宜。
穴位按摩只能起到辅助效果,实际疗效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对于发烧患者,特别是持续高烧或伴有其他症状的情况,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