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视力测试:使用标准视力表测量远视力和近视力。正常情况下,最佳矫正视力应达到1.0或以上。
2.屈光度评估:通过电脑验光仪初步测定屈光状态,然后进行主观验光,以确认最终度数。屈光度单位为“屈光度”,通常以0.25度为增量调整。
3.散瞳验光:对于青少年和首次配镜者,可能需要进行散瞳验光。这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真实的屈光状态,尤其是调节过度的情况。
4.双眼平衡:确保两眼度数协调一致,避免引起视觉疲劳和不适。
5.试戴效果:在确定度数后,通过试戴镜片评估佩戴舒适度和清晰度,确保长期使用无不适感。
6.特殊需求考虑:若存在特殊用眼需求,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或阅读,则可能需要特殊设计的镜片,如防蓝光或渐进多焦点镜片。
综合这些因素,才能确定最适合的眼镜度数。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有助于保持最佳视觉状态,预防因度数不合适而引发的视疲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