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病程通常持续6个月以上,表现为过度担忧和难以控制的紧张情绪。研究表明,通过系统的治疗,大约60%-80%的患者可获得显著改善,约30%-50%可能出现完全缓解的状态。
2.治疗措施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
心理治疗是核心手段之一,其中认知行为疗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其重点在于帮助患者识别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并建立健康的应对机制。
药物治疗常使用抗焦虑药物或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类药物在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约70%的患者对药物治疗有良好反应。
生活方式调整也不可忽视。规律运动、充足睡眠以及健康饮食均能改善症状。一些研究发现,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降低焦虑水平。
3.虽然多数病例可实现症状的显著缓解,但少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复发风险,这与患者的生活环境、遗传因素以及压力源管理能力密切相关。即使症状缓解,也需定期随访并保持健康习惯。
广泛性焦虑症需要全方位的干预以及长期的健康维护,遵循专业指导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