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神经信号传导:正常情况下,感受温度的神经信号通过周围神经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在下肢瘫痪的情况下,这些信号的传导可能受到损害,使得患者无法准确感知温度变化。即便如此,部分患者仍可能会在残余神经功能上感受到寒冷。
2.血液循环:瘫痪常导致血液循环效率降低,尤其是在下肢。血流减少会导致皮肤温度下降,加重寒冷感。低效的血液循环也可能使热量分布不均,从而引起局部的温度异常。
3.肌肉活动:肌肉活动有助于产生热量并维持体温。下肢瘫痪的患者由于无法自主运动,其肌肉丧失了产热功能,导致局部温度容易下降,加剧寒冷感。
4.代谢变化:长期瘫痪的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代谢率的降低,这进一步影响身体对温度的调节能力。
下肢瘫痪患者在寒冷环境中可能更容易感受到不适,并且需要特别注意保暖,以防止因温度感知能力不足而导致的潜在风险,如冻伤或体温过低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