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症状特点:初期症状常表现为面部某一侧的间歇性刺痛或电击样疼痛,这些疼痛多在几秒到两分钟内消失,可能会频繁发作。
2.疼痛诱因:触发因素包括面部轻微刺激,如刷牙、说话、进食、洗脸等,往往这些日常活动可能引发剧烈疼痛。
3.疾病进展:随着时间推移,疼痛可能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甚至在没有明显刺激的情况下也会发作。此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刀割般或烧灼样疼痛,影响生活质量。
4.患者群体: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一般40岁以上的人群更易患病。
5.诊断和治疗:通过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确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射频热凝术及手术治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
对于早期出现的偶尔刺痛,应引起关注并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和进行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