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通常用于控制炎症和疼痛。对于骨密度下降,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帮助增加骨密度并减少骨折风险。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在缓解疾病活动性的同时可能对骨密度有利。
2.补充剂:钙和维生素D是维护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每天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质的形成和维持。一般建议成人每日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以及800-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3.运动疗法:规律的体育锻炼,如负重训练和柔韧性练习,可以提高骨密度并改善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常见的运动包括步行、游泳和瑜伽等。
4.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对于骨健康同样重要。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骨密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尽量避免。
5.定期监测:骨密度检测可以帮助评估骨质状况,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每1-2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是合理的,具体频率可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密度问题,降低骨折发生的风险。关注生活方式和坚持治疗是管理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环节。